新生犢牛粗放喂養和管理很容易導致疾病和死亡。更不用說冬天的低溫,新生兒犢牛的飼養和管理更為重要。那么冬季如何處理新生犢牛呢?冬季新生犢牛有哪些預防措施?
一、防寒保暖
犢牛的適宜生長溫度在15至20度之間,濕度約為60%。在冬季,溫度通常較低,大多數地區的溫度低于10度。因此,應提前采取防風防寒措施。圈舍內的一些縫隙應密封以避免風吹進來。同時,可以放置相應的加熱設備。墊料應厚實且干燥。一旦墊料變濕,就需要及時更換。另外加熱很重要,但通風不容忽視。天氣晴朗時,適當的進行通風換氣。
二、臍帶剪斷
犢牛出生后,接產人員應及時處理臍帶。通常犢牛的臍帶會自然扯斷,如果尚未扯斷,請使用消毒剪刀在距離腹部6-8厘米的距離處剪斷臍帶,在用碘進行消毒,不需要包扎剪斷的臍帶,可以打一個小扣,使其自然脫落。犢牛身上的黏液盡量讓母牛舔舐干凈,可以增加母子之間的關系,但應及時用毛巾去除口腔和鼻腔的粘液,同時剝去犢牛軟蹄,助其站立。
三、盡早吃乳
犢牛出生后,盡量讓其在半小時內吃初乳。這是因為初乳含有更多的母體抗體,可以增強小牛對疾病的抵抗力。對于較弱的犢牛需要人工哺乳,直到可以自行吃乳。
四,加強管理
犢牛出生后,應保持小棚清潔衛生。舍圈應定期清潔消毒,做好勤打掃、勤觀察、勤換墊,做到牛舍干燥清潔,在進行沖洗時,嚴禁用冷水,要用溫水。
吃初乳的犢牛體內抗體水平通常較高,并且生病的可能性較小。但是由于冬季溫度和濕度等環境影響,容易造成犢牛兩種常見的疾病是感冒和腹瀉,需要引起重視。